本篇文章728字,读完约2分钟

在涂装县塘南町白马村的防汛埔段,巡堤人杨夕林迎面走来,扛着标有“水牌”的招牌。 “我们从前面的责任田埂防汛员那里领取水牌,拿着水牌在田埂沿线巡逻到下一个责任点,从最初的责任点到最后的责任点,再次回到最初的点。 这是“送水卡”完成后,进行第二次“送水卡”,每天24小时体制不中断。 ”杨夕林解释说。

原来,“走水牌”是以前从民间流传的防汛巡逻方法,一点防汛巡逻员拿着“水牌”,沿途在河边巡逻,注意水流势和圩堤是否有泄漏等,到达下一个责任畦后,到达 这种“输水牌”的巡逻方法,不仅可以及时掌握畦畔的水流、渗漏、浸泡等情况,还可以比较有效地监督巡逻人员的工作职责,保证堤防巡逻工作的比较有效。

塘南镇大公圩隔江小星港埔段,加上民间自古流传的“走水牌”,塘南镇引进现代无人机技术检查堤坝,利用无人机“飞高、望远、覆盖面广、立场多”等技术特点,防洪指挥所、立场多。 无人机操作员吴介绍说,无人机可以进行大面积、长距离、多角度的区域观测,收集影像,为防汛提供准确的新闻,提高汛情的观测水平和效率。 另外,无人机还可以观测河道、田埂等隐藏在周边的风险、风险,了解河道的具体情况。

据悉,该镇防洪畦畔共计3处,总长19公里,4处排灌站,2处取水低门。 进入汛期后,对全镇防洪埂和涵门泵站实行岗位责任制、责任到人。 组成由80名民兵组成的专业救援队,做好应急准备,听从全圩的安排。 各村实行50人的群众性救援队。 各村共计划拯救类物资麻袋46000只、大桩9000多根。 并各村落实了农用车和机动车、黄麻、电池等一切防洪物资和应急措施的准备,严阵以待。 “防汛的关键在于防汛。 ”镇上有关人士称,地上布满了水牌,空中的无人机更是严密地编织着巡逻堤。

记者黎明通讯员吴丹丹

标题:“地上“跑水牌” 天上无人机 织密巡堤查险网马鞍山信息网”

地址:http://www.man-on.com/xwdt/1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