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24字,读完约2分钟

发热和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本病由螨虫叮咬传染,急性期患者的血液和血性分泌物具有传染性。 所有人都有可能生病,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工人以及去这类地区的室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很高。 本病的潜伏期还没有完全确定,可能是12周。 伴有发热和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急性发病,首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在38℃以上,严重者持续高热,达到40℃以上,伴有乏力、明显食欲不足、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疼痛、腹泻等症状。 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发展迅速,可死于多器官衰竭。

根据我市往年的监测数据,4~10月是发热和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高发期,人们外出爬山劳动,暴露机会增大,感染的可能性增大。 今年我市已有理发病例报告,提示已进入发热和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高发季节,市民要加强预防,防治措施如下:

(1)切实做好个体保护。 不能长时间躺在蜱类的第一栖息地,如草原、树林等环境中。 要进入这样的地区,必须穿长袖衣服,系裤子,不穿凉鞋,在裸露的皮肤上涂驱避剂,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衣服、帐篷等野营装备。

(2)居住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的居民,必须携带家庭环境和饲养家畜螨虫的清洁和杀菌宠物到蜱类生活的地区旅行时,必须仔细检查宠物的体表是否有蜱类附着。

(3)如果发现被螨虫叮咬,请到附近的医疗机构进行专业解决,用力拉扯,以免损伤皮肤或把螨虫头部留在皮肤内。 将酒精涂在硬蜱上,放松或死亡头部,用尖头镊子取下硬蜱,或者用烟头、香头轻轻烘烤硬蜱露出体外的部分,可以使头部慢慢退出。 取出后,用碘酒或酒精进行局部皮肤消毒解决。

(4)医务人员和照顾者应加强个人防护,在抢救或护理危重患者时,特别是患者有咯血、吐血等出血现象时,不与患者血液直接接触。

市民被螨虫叮咬后两周内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应当及时就诊,积极证明情况,配合调查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鞍山疾控中心

标题:“市民请观察!又一种急性传染病进入高发季节 首要通过昆虫叮咬传染马鞍山

地址:http://www.man-on.com/xwdt/1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