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13字,读完约3分钟

【榜样】装作村里的人,扶贫担负着责任

――记省司法厅驻萧县孙圩子乡马庄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职工队队长焦凤军

省直机关处级干部,国家级深贫困县贫困村,这看起来无关两者相撞,演什么精彩故事? 省司法厅驻萧县孙圩子乡马庄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职工队队长焦凤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出了满意的解答。

“萧县有孙圩乡,村委会在马庄。 省里来了职工,把农民逼到小康……”不久前,马庄村村民刘发权新编了大鼓《我们村来了职工》,演出后反响热烈。 刘大鼓书中演唱的“事业队”,是焦凤军率领的省司法厅驻马庄村扶贫事业队。 自2004年4月职工驻村以来,刘先生不仅摘下了“贫困帽”,居住了60多年的故乡——“不见经相”的皖北贫困村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

马庄村位于萧县西南部,是深贫困县中的贫困村,年建段立卡贫困家庭361户834人,贫困发生率达到15.7%。 年,在省直机关担任处长30多年的焦凤军,主动向马庄村申请担任第一书记、扶贫事业队队长。

刚上任,焦凤军发现马庄村由原两个行政村合并形成,缺乏村“两委”班子的熟悉度,带动能力不强。 “干部精神振奋,才能使人民脱贫致富”,为此,焦凤军创造性地建立了马庄村职工队伍、党总支、村委会联席会议制度,通过这一机制决定了全村重大事项,较有效地实现了脱贫攻坚合作。

优化了村“两委”干部的年龄和知识结构,发现他培养和推荐了3名30岁左右的年轻农民分别担任村委会副主任、总支人员、党建员兼扶贫工厂厂长。 高质量、年轻化、能力强的新领导班子成立,也给村子带来了新气象。

快速发展集体经济是摆脱贫困致富的比较有效的方法。 焦军驻村后,组织成立马庄生态田园快速发展企业,筹资建设500平方米冷库,延长农业销售产品时间。 村集体经济从在村前2万元增加到现在的40万元以上,80%通过红利巩固了脱贫成果。 协助落实村扶贫项目1267.77万元、村3755.15万元,还从省里获得村项目580万元,除了开河修桥外,还在全村6000多亩土地上每50亩挖一口机井。 100多个眼睛齐全的机井处理村民反映的缺水问题,按亩产一年两季增收250元计算,村村民每年可增收300多万元。

“出去,进来吧”。 焦军亲自邀请省农科院专家来村开展培训和现场指导,快速发展胡萝卜、芹菜、豌豆、葡萄和高质量著称羊等特色种植业。 带领村干部考察扶贫和快速发展经验,推动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发挥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的推动作用,动员贫困家庭加入合作社,实现快速发展和共富。

生病贫困的村民刘先生算账:自己家三亩地种土豆,五亩地种胡萝卜,一般一年有两万多收入。 光伏发电红利和特色栽培奖各补充3000元。 老伴在村里安排的公益岗位每月600元……现在很宽裕。 刘先生的情况是马庄村大部分贫困家庭的缩影。

目前,马庄村贫困发生率降至0.98%,经省脱贫攻坚第三方判断检验,要点贫困村出格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记者李晓群)


标题:“【榜样】心里装着乡亲,扶贫扛起责任马鞍山信息网”

地址:http://www.man-on.com/xwdt/2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