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7字,读完约3分钟

图为薛家洼生态游乐园。 毕琛摄

记者张令琪通讯员唐成云

环境治理得好,风景不美,大众最有发言权。 经过半年,雪家洼地区天翻地覆,震惊了所有熟悉这片土地的人。 “我完全没想到这里现在变化这么大! ’在旧十七冶水泥厂工作的雨山区半山花园社区的居民徐嘉琳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开辟了“陌生”的土地。

“10月18日,我参加了雨山区举行的‘党旗红长江绿’故事会的活动,并访问了雪家洼地区。 感慨万千,回来后内心不安,在想如何记录我看到的雪家洼的历史变迁。 最后,我决定用诗写我所想的。 ”。 作为市诗歌协会成员,徐嘉琳故地重游,有感而发地写《重游薛家洼》,充分展现薛家洼30多年前后的针锋相对。

诗以《湿地公园品秋光,被花包围的树的香气》为开头,将人们的视线集中在滨江地区,接着“那年粉灰的新妆变化,青翠的蓝天飘舞”,描绘了雪家洼地区整治前后的对比,“幽静的小路绕着山丘,鸟儿频频歌唱。

“我1981年从十七冶子公司的企业调到十七冶水泥厂,在这里工作了三年。 由于当时水泥制造技术不先进,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无法收集再利用,大多被风吹散,给周边环境造成了污染。 这块地多年脏,附近地里的玉米没有长高。 ”。 徐嘉琳说:“当时鞍山没有水泥厂,所有的水泥都是从南京、芜湖购买,开车运来的,价格很贵。 于是,十七冶在全市开了第一家水泥厂,为当时鞍山城市建设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

在雪家洼地区建设水泥厂也是有历史原因的。 “当时的思想没有现在这么先进,首先考虑的是避开人群和职场。 现在看来,当时的选择没有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 ”徐嘉琳于2000年辞职。 退休后也曾坐巴士经过雪家洼,那是半年前的事了。 那个时候,老十七冶水泥厂的现场还在,完全没有公园的影子。

转折发生在这半年,我听说徐嘉琳在雪家洼的电影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有去看的想法。 碰巧雨山区组织党员参观了长江东岸的整治,其中一个是雪家洼。 “走之前就很期待。 参观的时候也注意了巴士的路线。 下次带我太太和孩子,看看我工作过的地方。 ”徐嘉琳老人的眼睛远远地看着,“近40年过去了,现在的薛家洼看不到水泥厂的痕迹,到处都是绿地、花草,再也看不到粉尘,我的家乡变化太大了! 住在这片炎热的土地上,我由衷地高兴,祝愿我们的家越来越美! ”

信息推荐

滨江生态湿地杨林栈道项目临近末日马鞍山市解读“临江见江”,打出了实际的把戏

记者张令琪通讯员高瑞10月29日傍晚在滨江生态湿地杨树林中行走,工人们正在对河边展望平台和林中栈道进行最后一块面板铺设。 ...

讲述鞍山信息、故乡的故事。 有观点、态度、接地气的实时信息,传递鞍山正能量。 看着故乡,体会故乡的情。 家之声,天涯的咫尺。

标题:““再也看不到粉尘,我的家乡变化太大了” 原十七冶水泥厂职工徐嘉琳眼中

地址:http://www.man-on.com/xwdt/6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