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66字,读完约3分钟

立春季节,贵州大地温暖融化。

春节前夕,习大大总书记赴贵州进行调查研究,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2月3日下午,他来到毕节市黔西县,进入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拜访村民们。 在村文化广场,总书记与参加少数民族春节民俗活动的群众亲切交流,向全国各族人民表示新春的祝福。

总书记的到来,让当地人很高兴。 在化屋村文化广场,身着民族服装的群众载歌载舞,热烈欢迎总书记,也庆祝了幸福的生活。

化屋村位于六冲河和三叉河交汇处的北岸,主要居住在苗、彝、汉三个民族,其中苗族人口占96.7%。 过去,化屋苗寨房子破了,水、电、路不通,村民离开村子后需要爬村里的悬崖“手扒岩”,“辛苦种植的作物还不足以养家”。 现在这里已经换了新面孔。 平坦宽阔的道路、整齐美丽的大楼、繁荣的产业、美丽的环境……没有东西显示出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巨大变化。

习总书记1日下午进入化屋村的扶贫工厂,鼓励村民们一针一线刺绣的苗绣产品“点赞”,“一定要发扬光大苗绣,传承民族文化,以前就传承文化,为扶贫产业、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作为消灭贫困的主战场,贵州一直为总书记担心。 无论是调查研究,还是全国两会、党代会等重要场合,总书记都经常谈论贵州省。

年6月16日,习大大总书记来到贵州遵义枫香镇花茂村。 在村民王治强家,总书记和村民们围着院子闲聊,听到村民们称赞党和政府的政策,总书记说:“要看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村民们笑还是哭。 如果村民们笑了,这是个好政策,如果有人多次哭泣,就证明政策是完整和调整的。 ”。

形象生动的一句话,让村民们了解了人民领袖百姓的初心,也为当时贵州乃至全国脱贫攻坚战指出了确定的方向,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年12月,贵州率先在全国打响扶贫转移“第一炮”,开始了历史规模空前的易地扶贫转移。 188万人告别了贫困的山村和偏僻的地方,住进了新居,开始了新的生活。

年6月23日,深贫困地区反贫困运动座谈会在山西太原召开,习大大总书记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在讲话中,他以贵州毕节等地的脱贫经验为例,说:“深贫困并不可怕。 只要高度重视,思路正确,措施扎实,事业扎实,深层次贫困完全可以战胜。”

年11月23日,贵州宣布,从晴隆、望谟、威宁、赫章、纳雍、榕江、从江、紫云、沿河9县退出贫困县序列,省内所有贫困县摘下脱贫帽子。 至此,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下了帽子。

现在,曾经的“荒茅田”花茂村已经成为有名的富村。 2019年,花茂村接待游客近200万人,仅旅游综合收入就达到近6亿元。 百余公里之外的化屋村也与贫困告别,年村全体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500元。

现在的花茂村环境优美,令人难忘(年2月28日拍摄)。

短短几年,仿佛跨越了一千年。 从花繁叶茂、充满活力的遵义花茂村,到烟雾缭绕、如诗的毕节化屋村,以脱贫致富为主题的壮美图卷逐渐展开。

更大、更宏伟的图卷遍布神州大地。 经过8年的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期脱贫的目标任务,消除了绝对贫困和整个地区的贫困,约1亿贫困人口告别了贫困,过上了美好的生活。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大大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的辉煌成果。

“愿今后的日子更加幸福、更加甜蜜! ”这是习大大总书记对化屋村村民们的深切祝福,是在脱贫攻坚中庄严承诺的现金。

(中央广播电视台总台央视网)

标题:“热解读|从花茂到化屋,总书记关注同一件事马鞍山信息网”

地址:http://www.man-on.com/xwdt/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