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95字,读完约4分钟

要说“科普”,公主十三可能是你最先想到的名字。 但是说到“教育”,他在你的印象中恐怕排在500名之外。

现在,姬十三和果壳mooc学院瞄准了这个排名。

不断“破壳”的人

公主十三的外貌和你想象中的年轻网络企业家的标准形象一模一样,甚至那副黑框眼镜也符合你的期望。

走在科学和文艺混合的果壳行业,他看起来不像首席执行官在领土上巡逻,眼球随意漂浮,脑海里似乎总是在思考事件。 员工们不时围过来问:“十三,我们做的怎么样? ”。 公主是这样来看的。 “哇,太好了。 ”

他的平静几乎没有复制品的表情让你不太容易明白。 一年前,他刚做出了重要的战术选择。

那时,他已经在“科学松鼠会”和“果壳网”上被公众所认知。 作为泛在科学社区,果壳网约有170万注册客户,每天浏览次数为375万次,被誉为行业内“文艺”“清新”的标杆。

人们科学认真,科普文案大多无聊,姬十三觉得“破壳”成功了。 许多读者都知道果壳“科学有趣”,认为拥有果粉身份是“热爱科学,不犯二”的象征。

但是,姬十三和果壳总是被“不赚钱”“商业模式不明确”的争论所包围。 科学确实担心“有趣”,但毕竟太广阔了,找不到住在岛上的企业家就会淹死。

果壳再次打破壳。 那个必须深入到特定的领域。 公主做出了自己的选择——mooc。 这意味着“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也称为“慕课”。

mooc通常是世界名校开设的网络课,老师专门为在线学生录像。 上课时间已经决定,有作业,有考试,考试合格后就会颁发证书。

姬十三说:“我希望更多的在线留学生不需要‘肉体上打破壁垒’。” 这是一种补偿吧。”

挑战习性的人

做出选择后,公主十三最大的对手是人们的习性。

在国内,很少有人认为教育是校园事件,是年轻人独有的奢侈品。 他们认为自己年龄太大,或者基础太差,余生与教育无缘。

姬十三则认为,表面上对教育持疏离、敬而远之态度的背后,蕴藏着尚未挖掘的巨大热情。 他挖掘这座“火山”。

“全世界学习mooc的人约有1000万人,而中国只有8%。 但是,考虑到这80万人在过去两年中被培养,数量不少。 ”。 公主在接受濮阳信息港记者采访时表示,教育将成为人们一生的习性。 自己要做的不是成人教育,而是终身教育。

他从自己擅长的行业下手--- -建立社区。 果壳mooc学院不生产文案,不给老师录制课程,而是建立一个大的社区,聚集国内外的课程,让学生在线选择、交流,给他们更好的学习体验。

神经生物学博士姬十三在谈商业问题时,喜欢把学校比喻成一个学校。 “现在国内外约有1000个mooc。 就像大学教学楼一样,里面有老师在上课。 但是,完美的大学不仅有教学楼,还有宿舍、图书馆和礼堂。 我们想做的是宿舍、图书馆等。”

记者在果壳mooc学院看到,这里聚集了近千门11种语言的课程,从台湾大学的“工程图学”到麻省理工学院的“固体化学导论”,几乎都不包括。 设计了“推荐”、“达人”、“讨论”等寥寥无几的特殊服务板块,让每一位在线留学人员不再孤单。

有“慕课”,水果壳怎么了?

在公主十三看来,两者并不矛盾,果壳网的人气,是他信仰的来源之一。 我知道现在mooc学院70%的客户来自水果壳。

回避“大词”的人

mooc学院的盈利模式是姬十三经常听到的话题。

十年前,他的身份是科普作家,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随时删掉专栏。 今天,他作为创始人,为投资者和100多名员工负责。

每天中午,在说“做饭”之后,水果壳的工作人员轰鸣着进入就餐区吃饭,碗响了。 明天的饭在哪里? 公主必须考虑。

他打算作为盈利模式,但目前不打算公开用于说服投资者的东西。 “不管我现在缺钱还是缺人,我最关心的就是做产品和服务。 ”。

他说,今后商业模式的可能性很大。 “我们合作的海外企业进行授课证明书的收款。 例如,每门课的证书收款额为40美元,这些mooc学院可以作为参考。 比如增值服务收钱,一万人的大班免费,200人的小班收钱。 既有需要赚钱的课程,也有不赚钱、塑造企业品牌的课程。 ”。

描绘未来时,姬十三极力避免“颠复”、“创造性”、“教育模式”等“大话”,喜欢“变化”、“改良”等词。 遇到“大词”时,他说“我们小公司做不到”,看着你笑了。

记者听到他有趣的爱好时,以为会得到吃辣、吃鱼等回答。 但是他的回答是“个人觉得有趣吗? 我现在压力很大,所以想最大化服务。 没有有趣的时间”

标题:““果壳”姬十三:除了“破壳” 再无有趣”

地址:http://www.man-on.com/masjj/13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