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79字,读完约2分钟
揭下黑色的标签,解除亲水生活
今年鞍山市将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记者邓婷婷通讯员叶军
河流有多美?
时间回到30年前。 有马鞍山“母亲河”之称的慈湖河,横贯城市南北,汇聚了西塘水系、王百滩、尖担沟等多条支流奔腾入海。 “那时河水很清澈,鱼在水里游,虾潜入水草里,我经常在里面游。 ’一辈子住在慈湖河边的陈老先生说。
一条河会病多少?
国际华城居民李大姐最有发言权:“黑暗污浊的水面上漂浮着各种各样的垃圾,臭味太严重,窗户打不开。” 原本,通过该小区的西塘水系只有1.33公里,却分布着26个排出口。 生活排水长年被河水冲走,这条河被贴上了“黑色气味”的标签。
而且,西塘水系这样的黑臭水体不少。 而且,由于上游矿区的开发、水土流失的加剧等,慈湖河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光。
这样的河流还能治好吗? 能治好吗?
2008年,鞍山市启动慈湖河改造工程,率先在慈湖河中段建立生态湿地、河道漫滩、休闲步道、园林景观等一体化的绿色城市核心活动空。 但是,治水是一项多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一劳永逸。 住建局城建科负责人江陆军说:“要从根部治疗,系统治疗。”
年,鞍山市全面启动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委托专业机构对城区92处水体水质、排水能力和城市排水管网情况进行调查整理,对综合判定的35条黑臭水体中33条采用ppp模式进行治理。 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综合整治”的业务思路,所有黑臭水体都有“按需定制”的具体整治方案。 (接第三版)
信息推荐
袁方在调查夜间经济快速发展情况时,强调因地制宜提高培养力的创新思路,打造特色精品
袁方在调查夜间经济快速发展情况时强调因地制宜提高培养力的创新思路特色精品本报(记者吴天祥) 10月11日晚,市长袁方去了市里...
发扬鞍山信息、社会正气。 除了信息,我们还传达幸福和美丽! 为爱付出,时间流逝,不变的是鞍山这座房子。
标题:“撕去黑臭标签 解锁亲水生活 今年马鞍山市将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记者 邓婷婷
地址:http://www.man-on.com/massh/11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