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26字,读完约2分钟

鞍山市救援站长时间滞留者首次实现“归零”

42名流浪乞讨人员持有鞍山市户口

新闻记者廖岚钧通讯员徐阿起7月6日从鞍山市救助站获悉,本月最后13名长期滞留者将在鞍山定居,成为新鞍山人。 至此,鞍山市救援站长时间滞留者首次实现了“归零”

据了解,这些流浪乞讨者都有一定程度的智力残疾、精神残疾、肢体残疾,他们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身份,无法与亲属联系,也无法获得合法身份。 他们中,停留年限最长的达到了9年,最短的也超过了1年。 该市救助所和公安机关密切合作,通过dna比对、人脸识别、今日顶推等方法多次为流浪乞讨人员开展探视服务,但迄今为止有42名滞留者未能找到自己的家园,他们暂时设在该市救助所定点寄养,寄养机构, 对部分患有疾病的滞留者,救助站将立即前往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安排人员照顾他们的生活,为流浪乞讨者建造温暖的港湾。

2019年以来,在该市民政、公安、财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救助站按照相关规定,陆续为长时间滞留的流浪乞讨人员办理落户手续。 2019年12月12日,首批定居者安置了29人。 这个月,最后13人将定居。 这42人定居后,都安排在市福利院集中供养,摸底安置。 他们正式成为鞍山市民后,可以享受相应的社会福利,获得生活保障。

“并不是说定居就可以了,我们会继续开展救助探亲服务,为他们找家人。”市救助站站长李平介绍说,一旦他们找到各自的亲属,他们的鞍山户口就会被注销,重新定居家乡。

近年来,鞍山市救助所加强了寻亲服务意识,充分利用网络和现代化技术手段,比较有效地提高了寻亲成功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截至2019年,该救助所成功帮助20名身份不明的流浪、迷路的孩子找到了家。 此外,向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了临时救助2380多人。 这样的多途径认识、多渠道联动,使得该站流浪乞讨人员滞留人数逐年减少,首次实现了“归零”。

信息推荐

人民医院妇产科小组发布了新的项目使分娩变得温暖美丽

人民医院妇产科团队发布新项目温馨分娩美丽本报新闻今年以来,为了进一步减少准妈妈们的分娩痛苦,鞍山市人民医院的女性...

讲述鞍山信息、故乡的故事。 有观点、态度、接地气的实时信息,传递鞍山正能量。 看着故乡,体会故乡的情。 家之声,天涯的咫尺。

标题:“马鞍山市救助站长时间滞留人员首次实现“归零” 42名流浪乞讨人员所有有了

地址:http://www.man-on.com/xwdt/10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