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62字,读完约4分钟

播撒“绿色”的财富领袖

雨山区向山镇石马村党总支副书记王爱民致富难忘同乡人的故事

年第三期“鞍山好人”名单中,雨山区名列山镇石马村党总支副书记王爱民。 从这支部队退伍回到村子里的村民,凭着热情和研究的势头,带领石马村村民“播撒”,使小花卉产业成为引导农民致富的小康新产业,被村民们称为“鞍山花卉科技名人”、“花卉苗木产业的引领者”、“农民致富者” 多年来,在生态财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他带领村民越来越广,获得了全国科普惠农兴村领袖、省农村财富领袖、市劳模等多项荣誉称号。

通过探索实践找到了致富之路

20世纪90年代末,王爱民从部队退伍回到石马村。 回家乡后,他发现花卉苗木栽培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选择从事花卉苗木栽培,开始了艰苦创业、大胆实践的历史。

最初,王爱民在自己家的3亩承包地里试制了诉诸市场的花草,并在当年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之后,他加大了投资,扩大了生产规模,正好为山镇政府提倡村民快速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好时机,这为王爱民创造了致富的好机会。

好机会也需要好好把握。 花卉刚开始栽培时,由于缺乏相应的栽培技术,王爱民栽培的花卉经常出现问题,有时几乎不收获。 随着花卉苗木种植规模的高速发展,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王爱民认识到,要提高种植效益,必须调整品种结构,改变以前传下来的种植方法,也离不开技术支持。 因此,他开始到安徽农业大学、江苏农科院等研究生院学艺,请专家教授花卉苗木栽培的相关技术课题。 平时一有空,他就钻研专业书,系统地学习。 功夫不等有心人,王爱民辛苦,喜好研究,所以他花卉的生意蒸蒸日上。

自己富裕了就不会忘记家乡的人

2006年,他在旁边的向阳村租用30亩土地建立花卉基地,专门从事各种盆景的供应批发。

通过艰苦的创业,王爱民自己富裕了起来,但他始终记得自己当初的愿望和承诺。 那就是让更多的村民富裕起来。 走出殿堂的王爱民被村民选为该村党总支副书记,“只要大家都能过得好,再苦再累也不怕”。 从此,他坚定了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志向。

初心不改的王爱民多年如一日,把工作着力点放在科普上。 结合多年积累的栽培经验,他利用业余时间编制了花卉苗木新品种及栽培技术等方面的培训资料。 不仅如此,他还把科普事业延伸到农田地头,把自己的示范田作为训练场所。 不管多忙,他都要抽出时间定期组织村民进行面对面的现场技术培训和指导。

为了让村民们更快致富,王爱民利用周末的时间,指导农户在自家门前的房子后面、荒地上种植红枫、香樟、桂花等有市场诉求的树种。 对村民们的栽培问题,他无私热情地进行了问答。 在他的领导下,更多的村民开始种植花卉苗木,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使更多的家庭摆脱了贫困。

成立合作社帮助村民降低风险

随着花卉苗木种植面积和规模的扩大,数量和品种的增加,如何调整各家庭的种子引进、技术指导和服务、组织营销等,成为各种植户迅速发展花卉苗木种植亟待处理的问题。

2007年8月,王爱民注册成立“鞍山市爱民花卉苗木培育栽培专业合作社”,吸引农户参与,宣传农业科技和科学化栽培技术。 合作社大致遵循“民办、民管、民受益”,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积极为种植户产前、产中、产后各方面服务,推动花卉苗木产业规范、秩序迅速发展。

截至目前,该合作社共有员工143户,职工900多人,花卉苗木种植面积1000亩,其中温室大棚面积8000多平方米,种植品种700多种。

在王爱民的带领下,目前石马村、花卉苗木产业已实现规模、品种和技术三大飞跃,成为远近闻名的“花卉苗木特色村”,花卉苗木产值占全村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0元。

记者张令琪通讯员朱晓雨李倩

信息推荐

中国文明网来到鞍山采访“文明在哪里”

中国文明网来到鞍山采访“文明在哪里”的本报(记者董磊通讯员黄东东) 9月21日至23日,中国文明网记者来到鞍山,表示“文明是...

讲述鞍山信息、故乡的故事。 有观点、态度、接地气的实时信息,传递鞍山正能量。 看着故乡,体会故乡的情。 家之声,天涯的咫尺。

标题:“播种“绿色”的致富带头人 雨山区向山镇石马村党总支副书记王爱民致富不

地址:http://www.man-on.com/xwdt/11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