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19字,读完约4分钟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货币政策必须稳健中性”有两层含义:一是货币政策有底线意识,需要“去杠杆、去泡沫、防范风险”。 二是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的内生诉求一致,不多不少,将流动性保持在经济增长所需的水平上。

货币政策真正中性的含义越来越深。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基础货币供给方式已经发生变化,外汇占款不再是货币投入的主要渠道,央行积极投币已成为流动性供给的主要渠道。 ( 12月26日《经济参考报》)

在联邦储备系统加息、人民币美元贬值、外汇占款减少的背景下,中国到底会采取怎样的货币政策?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回答说,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给方式的新变化,调节货币闸门,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基本稳定流动性。

这里“中性”该怎么理解? 从目前的各种解读来看,大致流行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为了表示货币政策“金融风险防控”和“资产泡沫防控”,强调“消除杠杆、泡沫、防范风险”的内涵。 第二种观点认为,“中性”是为了应对货币政策的稳健偏差,是为了暗示市场未来的货币政策不会再宽松。 第三种观点认为,加入“中性”一词不仅意味着货币政策不再宽松,更有可能意味着货币政策收紧。 三种观点各持一词。

仔细推敲,三种观点似乎都可以准确、全面地解释“稳健中立”的含义。 “稳健的货币政策”本身已经包含了“摆脱、脱泡、防范风险”,没有必要用“中性”一词强调。 否则,同义重复,毫无意义。 所以,第一种观点有点牵强。

让我们来看另一个观点。直到年初,货币政策确实有些宽松,经历了几次准利率下降,但这是降低实体经济融资价格的实用措施。 现在联邦储备系统加息,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货币政策不偏不倚,真的回归“稳健”,用“稳健”来表示就行了,没必要再加“中性”。 所以,用“中性”来解释并不宽松,也未必合适。

同样,第三种观点用“中性”来说明货币紧缩也不恰当。 要收紧,可以用“坚挺的货币政策”来说,但为什么要用“稳健中性”的表现呢?

要理解“中性”的意思,必须从“货币中性”说起。 经济学界认为,货币供给只影响价格水平,不影响实际生产,即货币对真正的经济增长是“中性”的。 经济实践表明,长期来看货币是“中性”,短期来看,由于“货币幻觉”,货币供给的增加或减少会影响经济增长或衰退,即短期来看会影响货币“非中性”。

请注意中国经济。 今年连续三个季度增长率增长6.7%,cpi增长2%以上,ppi由负转为正,pmi上涨至荣枯线以上……一系列经济企业稳定回升的数据显示,年初至年初,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了经济增长。 短期内,货币“非中性”成立。

那么,通过货币宽松实现经济增长是否可持续? 今年年初开始出现的“流动性陷阱”表明,货币政策拉动经济增长的能源有限。 长期宽松,除了抬高物价什么也没有。 因此,货币必须恢复“中性”。 也就是说短期内不再依赖货币宽松刺激经济增长,当然也不会减少货币供给导致制造衰退。

“中性”并不意味着宽松,也不意味着货币必然收紧,货币必须为经济增长提供流动性。 当流动性由于资本外流、商品增加等因素减少时,货币供给还是按比例增加,货币供给应满足经济增长的内生需求。

因此,它包含了“货币政策必须稳健中性”的两个含义。 一是货币政策有底线意识,“解除杠杆,消除泡沫,防范风险”。 二是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的内生诉求一致,不多不少,将流动性保持在经济增长所需的水平上。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
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案可发送至cepl#ce(#至@ )。 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招聘广告。
相关拷贝: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前瞻性诱惑
稳健的货币政策产生了良好的结果

标题:“乔瑞庆:怎么理解货币政策的“中性”含义?”

地址:http://www.man-on.com/masjj/14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