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62字,读完约4分钟

利用晚上的时间,以视频的形式每季度举行一次的商业交流“晚会”,对浙江省的县(市、区)委员会书记来说,已经习惯了。

记者参加过好几次这样的“晚会”。 每次“夜会”,都设在杭州主会场,省委领导和有关厅局负责人全部出席。 屏幕的一端连接着89个县(市、区)委员会书记和他们的团队。 当选的县(市、区)委书记在分科会上发言后,有时会当场接受省委领导的评价。

据悉,从2007年7月开始,浙江省每季度一次的县(市、区)委员会书记的“晚会”已经持续了4年,迄今为止共计召开了17次。

7月24日晚,今年第三季度“晚会”如期举行,这也是新的浙江省委举办的第一个“晚会”。 来自嘉善、萧山、慈溪、瑞安、诸暨龙游的6位县(市、区)委书记,统筹快速发展,协调快速发展,振兴实体经济,探索“绿水青山”和“强县富民”共赢等话题,分别为主会场和分

虽然看起来像普通的“夜会”,但实际上和普通的例会不同。

发言时间不超过15分钟,直奔主题。 发言的形式多是脱稿发言,不读原稿。 发言的文案,要说实话,说实话,不要掩饰,不需要“穿靴子戴帽子”,要鼓励“敢说、说实话、不怕错”。 发言人选也很讲究。 会议前,首先由省委组织部牵头,配合省有关部门认真分析各县(市、区)省委、省政府要点的就业情况,结合组织部门平时了解的职务情况和连贯的表现,做比较选择性发言的书记。 在明确发言名单时将考虑代表一定的方面,但不平衡各地,不按顺序排列。

“去年4月,各县(市、区)委员会书记的自荐环节也有所增加,结果有75名书记自荐,赢得了发言。 ”。 浙江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到此次县(市、区)转型期结束为止,累计有181位县(市、区)委书记发言,其中发言最多的是4次。

四年的晚会,尽管主题各不相同,但与本年度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局和全省要点工作密切结合,有共同话题的几乎一定会谈。 这就是“改变作风,抓住实践”。

浙江省党委书记车俊说,新班子要做好新工作,关键还是要抓紧落实。 当前,浙江的快速发展处于新的起点,为了完成习主席赋予浙江的新使命,县(市、区)委书记是落实的“一线总指挥”,统筹全局,协调各方,处于上启下的重要位置,“牛鼻子”和“同侪”。 不仅要善于“破”,打破不合时宜的制度壁垒,而且要善于“立”,树立变革升级的前进方向。 不仅要“单打独斗”,还要带队指挥各方面的队伍,确保一方的快速发展,一方的安全,富裕的人民。 这也是省委以“夜会”的形式,继续进行商务交流的初衷。

“这种形式的商务交流对各县(市、区)来说是展示和激励”嘉善县委书记许晴告诉记者,表面上只是个会议,但实际上是个“乐园”。 作为全国唯一的“县域科学快速发展示范县”,许晴在24日的“晚会”上分享了她的心得:趁山穷水尽,先找柳暗花明。 是经济快速发展的第一要务,“破”、“立”是与探索变革的新途径联系在一起的。 多次接战上海第一战术,借重智慧实现小县“大”开放。 调整第一条路径,推进城乡共同繁荣。 民生多次呼吁第一方向,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多个县(市、区)委书记将这样的“夜会”作为自己寻找准短板,细分执行的平台。 浙江西山地龙游县委书记刘根宏在会上直言:作为钱塘江的源头,龙游最大的特点是生态,最大的短板是经济。 对龙游来说,不评价gdp并不意味着不需要gdp,而是需要更高标准的绿色gdp。 近年来,龙游县深入实践“两山”理论,统筹快速发展绿色产业,探索“绿水青山”和“强县富民”共赢之路。 特别是在规划理念上,注重文旅融合,着力建设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当地舆论也称赞了持续四年的“晚会”,领导干部没有利用晚上的时间去“宴会”,而是多开“晚会”,通过净化党风,改变作风,观察到“晚会”总是有新的变化。 (经济日报记者黄平)

(责任:梁靖雪)

标题:“浙江县(市、区)委书记新风尚——不赶“宴会”赶“夜会””

地址:http://www.man-on.com/masjj/12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