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79字,读完约2分钟

黄山市屯溪区南溪南村位于新安江畔。 这个有名的千年古村这几年又叫了一个名头“豆腐村”。 流水、水质清冽,做的豆腐细腻清淡,味道鲜美。 但是,前几天,豆腐产业中伴随的煤烟、豆腐渣的酸味、各地流动的豆腐废水,使这个“豆腐村”急速发展陷入了困境。

今天的“豆腐村”是如何迅速发展的风貌? 最近,记者来到了离屯溪中心城区几公里远的南溪南村。

进村后,清澈的新安江从村前流过,岁月磨砺的麻石板路和两侧斑驳的老房子随处可见。 穿过村庄的高耸的斜拉索桥——花山大桥,突然把人拖进了漫长历史中活生生的现实。

“我们村做豆腐是明末清初从成绩溪县传来的,当时用石臼磨浆,至今仍流传着‘成绩溪牛,打水磨石头’的谚语。”南溪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汪正芳祖从成绩溪搬迁而来。

汪正芳说,改革开放初期,村子不通道路,生产资料也不丰富,所以进城需要坐渡轮,到对岸坐公交车。 有一次,村民重新开始祖先的旧业,豆腐的供给开始建造邻接的市区,其他村民也在地方开豆腐工作室。

今天,南溪南村有豆腐厂27家,员工200多人,年产值约2000多万元,涵盖豆干、茶干、豆腐衣、千枚、素鸡、油豆腐、白豆腐、水豆腐、毛豆腐、臭豆腐、豆腐乳等所有豆制品。 吴桂祥的“小阿东豆制品加工厂”成立于2006年,目前南溪南村规模最大,年产值800多万元。

“说实话,做豆腐对村子的环境很有影响力,很多村民也投诉过”吴桂祥说,以前做豆腐都是烧煤的锅炉,污水直接排出,他家的锅炉一个月至少烧煤6吨左右,煤渣 从5000年开始,在村里整治燃煤锅炉,一台锅炉补贴5000元,统一将锅炉换成生物质蒸汽发生器,用颗粒燃料代替燃煤,将豆腐废水统一并入市政污水管网,成立了村级豆制品专业合作社。

吴桂祥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原来烧锅炉时,每天煤价140元,现在加工规模翻了4倍,每天颗粒燃料价格500多元,而且颗粒燃料变成草木灰后,可以回田,不仅降低了生产价格。 现在村子里看不到污水,听不到异味,邻里关系也更和谐。

汪正芳说,这几年,南溪南村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进行村庄道路改造、环境整治和旅游节点建设,建成省级美丽乡村,入选中国古老的古村。 目前,村里正在积极规划豆制品产业园,挖掘整合田园风光、花山石林、摩崖石刻等旅游资源,将豆制品变为特色旅游产品,建设乡村特色夜市,使“豆腐村”成为“旅游文化村”。 (本报记者吴江海)

标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豆腐村”的变迁马鞍山信息网”

地址:http://www.man-on.com/massh/3255.html